3.游戏与健全人格
无论何种教育,根本之点都离不开培养被教育者在文化系统中所需要的人格。以游戏为形式的各种教育方法自然也不例外。在这个时代,电脑游戏已经成为文化竞争和文化创建的重要领域,因此,在电脑游戏中贯穿人格培养的内容,是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。在21世纪,游戏文化的人格教育内容甚至可以说一种最有效方式。我们有一个设想---假如游戏学院倡导的健康游戏、严肃游戏能够成为主流,这种在游戏文化中贯穿人格教育的思路,也许会大大改善游戏娱乐方式在教育缺失方面遭遇的尴尬处境。
众所周知,日本文化的传统是一种"耻感文化",其所尊崇的是"武士道"精神。因此,在日本游戏的制作中,尤其注重无条件服从长官命令,缺少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等文化教育特点。对于日本文化而言,没有自主意识的"武士道",泯灭人类良知的非人性道德,就是日本文化中的"健全人格"。以骑士传统为背景的西方文化,则更多地表达了以达尔文"进化论"为代表的价值评判标准:生存竞争,胜者为王。在战争游戏中,往往战争的各方根本没有道义上的是非判断,成为没有人性的战争机器,最后的结果,就像斯大林所说的---"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"。这种纯粹竞争性的野蛮文化道德理想,就是他们的"健全人格"。大而言之,沉迷日本、欧美游戏文化中的玩家,若不是充满自恋情结,就是往往带有强烈的攻击性,进而对同事、家人、朋友没有情感、缺少尊重与同情,与社会脱节,与人群疏离,形成变态人格。从发现人欲,到刺激人欲,再到人性产生脱离文化的严重异变,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游戏精神其实已经走到了极端,走进了死胡同,走向了人类崇高游戏精神的反面,成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的毒瘤。我们若是任这种游戏再恣意发展下去,那么,就真的是"人将不人"了。
我们中国人也需要日本、欧美这种变异的"健全人格"吗?我们中国人是不是也要走向人性的反面,变成"人不像人,鬼不像鬼"的怪物?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毫无疑问,只有在中国游戏真正发展出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经典巨制,才能使中国的游戏玩家认识到欧美、日本游戏文化的误区,淡化其不良影响,并最终建立起中国式的健全人格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,有着"举案齐眉"的传统礼节,有着"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"的奋发精神,有不以强凌弱、不以众欺寡的道德良知,有"虽千万人吾往矣"的英雄主义,有"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"的士人理想,有"知不可为而为之"的执着精神---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,才是真真正正的中国式道德和中国式的健全人格,这才是中国游戏制作中需要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,这才是现代中国需要培养的真正人才!
一个人需要健全人格,才能成其为真正的人;一个民族需要健全的人格,才能成其为伟大的民族;一种文化需要健全的人格,才能成其为先进的文化。因此,在游戏制作的过程中,忽视健全人格培养的内容,缺少人类崇高游戏精神的培养,必将成为没有根底的游戏,成为文化的毒瘤和糟粕,进而成为民族文化衰落的帮凶!
4.没有文化的游戏必然失败
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有一个既暗含孔老夫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,也可以与中国老庄和禅宗相印证的著名命题:"不是在世界上游戏,而是游戏世界"。如今,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,游戏并非一种单纯娱乐的游戏,而更多代表着一种文化精神。早在20世纪末期,西方人已经把游戏视为人类的"第九艺术"。时至今日,游戏这个"第九艺术"迅猛发展,已经成为21世纪独特的文化景观。每一个游戏的制作者都应该知道,文化对于电脑游戏而言,意味着什么。
游戏空间一定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。在游戏中,游戏玩家将形成自主的虚拟的体验空间和个人世界,而所有玩家则形成了共同的网络游戏文化,并反过来作用于每一个玩家,对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发生作用。因此,只有在游戏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、群体意识相吻合,其价值才得到更好的发挥。因此,游戏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,而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可以控制和利用的文化建设内容。中国政府为什么从打压游戏转变为重视、扶持游戏产业的发展?就是因为看到了游戏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。
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够战胜另一种文化,成为主导性的文化,是与其先进性连在一起的。我们实在不能想象,一种没有任何文化背景的游戏能够成功。即便是缺少文化内涵的CS系列枪战游戏,也要贯输"反恐"的文化内容;即便是日本的《提督的决断》,也要宣扬关于"武士道"的文化内容---尽管这里边带有许多精神糟粕。尽管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,游戏的游戏性是最重要的,但是对于游戏的制作者而言,假如仅仅为了追求市场利润而刺激人类的欲望,而忘记游戏也是一种文化,就必然得不到持续和长久的回报,其制作出来的游戏的也会迅速走向灭亡。色情总是容易被人看腻的,杀人放火总是容易令人厌倦的,征服总是容易被人遗忘的,惟有文化的精华能够使人产生永久的精神愉悦,得到精神的洗礼,成就真正的性格和人生。因此,对于整个国家与民族来说,创建优秀的、具有深刻文化内容的游戏,就意味着创建了一种先进的文化,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。